信访民情记
“说好的,今天到她家来了解情况,咋个又没在家呢?陶冬梅看着王秀珍家门上的锁,无奈的对我和文鑫副院长、周斌副局长几个说到。
在彝良县人民法院上班的干警,不管老的,年轻的,都认识王秀珍,她是彝良法院的一位老上访户。白发苍苍,常年拄拐,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她就喜欢到法院来找说法。每次到县城来赶街,不管有事没事,都会到彝良法院“耍”一趟。她对很多彝良法院的干警都说过:“解决事情还是找法院比较牢靠点”。看到人民群众这样相信我们的法院,相信我们的干警,我还是从内心比较高兴的。
10月25日,王秀珍又一次来到法院,信访室的老法官仝庆春接待她后,“她点名要马院长(我)接待”。当时我在县委开十八大期间信访工作会,来不及接待她。老仝打电话告诉我事情后,我当即让老仝转告她:“今天来不及接待她了,告诉她,先把问题落下,我和主管立案的文副院长、执行局的干警29号去她家了解情况”。
10月29日下午两点钟,我带着文副院长、执行局的副局长周斌,干警陶冬梅、赵立华几人,由文副院长驾车,去王秀珍家下访。
“其实她反应的案件问题,我们法院去年就给她执结了,当时,我们执行局还专门成立专案组,带领二十多名干警到她们争议的承包地去当场将案件执结的”,在车上的时候,周斌副局长对我们几个说道。
半个小时后,我们几个到王秀珍家居住的山脚下,因为上山的道路地震中被损毁,不通路,我们几个当即步行上山去。看着地震期间被毁得疮痍满目的公路,看着走过的高低不平的坡陡之路,我心里想着,这样的一位拄拐老人,走那么远的路去一趟法院真不容易。
走了半小时的陡坡之后,我们终于到了她家。一排破败的房子外,搭着一个彩条布搭起来的防震简易棚。萧瑟秋风中,门前到处是农作物残留的枝叶。走在前边的陶冬梅说王秀珍没在家后,我们几个在房前屋后大声叫喊了几声,没人回应。
“可能是去做庄稼去了,我们分头去房子周围地头找找去。半个小时后在这汇合。有什么事情电话联系”。我对几个说。
半小时后,我们几个都没找到王秀珍。汇合后,我们在她家的门上留了一个字条。然后就踏上了回家之路,一路上竟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回到法院的时候将近六点钟,正准备下班,突然陶冬梅打来电话,说王秀珍来了,我觉得奇怪,我们前脚在从她家来,她咋个会那个快跟来呢?
“刚才我们去你家,你没在,我们还在你家门上留了字条呢,你来的挺快的嘛” 我对王秀珍说着。
“我忘记你们要来,我下街来买东西来了,对不起你们了,害得你们白跑了一趟”。王秀珍老人怀着歉意对我和陶冬梅和文副院长说道。“我现在才想起,应该早点进法院来一趟的,我只是进来和你吗说一声,我必须得先回去,家里的猪儿等着我喂呢”,王秀珍继续对我们几个说道。
“有心栽花”爬坡费劲的到她家找她,她下街来了。“无心插柳”好不容易等到她主动来法院,因为时间她又要急着回家喂小猪儿去。搞得我们几个想笑又笑不出来。
“你要喂猪,那你先回去,你反应的问题如果不急,我们过两天天再到你家里了解情况”。我对她说。
“不好意思在让你们再跑了,给我约个时间,我来找你们反应情况”。
约好和王秀珍的信访接待时间,她就匆匆走了,看着他蹒跚拄拐的身影,我们几位干警眼里都湿润润的。
(图一法院干警下访王秀珍路上)
(图二法院干警在王秀珍家门口)
(图三法院干警下访回归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