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法官挂钩帮扶 促建稳定和谐村
2012年5月以来,盐津县法院法官干警挂钩村(社)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主动延伸服务领域,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与践行“四群”教育工作相联系。该院执行局杨晓宾局长挂钩联系中和镇中和村,经过排查、指导、化解,在促进中和村稳定和谐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走访排查,做到心中有数。杨晓宾局长多次利用周末时间,深入中和村,了解村情,排查纠纷。中和村隶属盐津县中和镇,辖红布、沙坝、茶园、大湾等4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158 户,有乡村人口6068人。这个在盐津县规模中上偏大的村落,多发的纠纷一般是婚姻家庭类纠纷、邻里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等类型。杨局长发现,纠纷发生后村民们大都首先选择来找村级组织调解,但大多数纠纷经过村级调解组织的调解都没有成功。经过大量的调研分析,杨局长认为,村级人民调解组织由于法律知识匮乏和欠缺调解技巧是导致调解失败的主要原因。
倾力帮扶,情理法指导做到位。针对中和村村情,杨局长有针对性的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指导,和人民调解员召开座谈会,针对人民调解员提出的问题和调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结合典型案例,耐心细致地讲解了在处理纠纷时如何找准矛盾焦点,划清责任;如何利用人物资源,把握最佳调解时机;如何融情予理,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调解等问题。向每位人民调解员留下法院指导人民调解的联络方式,及时电话指导人民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良性互动,排查、化解两不误。中和村调解组织与杨局长达成共识,每月向他反应涉及辖区稳定的治安动态、社情民意、新出现的矛盾纠纷及数量、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等信息,反馈人民调解组织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需要了解的法律、法规,及对人民法院指导调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简单紧急的纠纷杨局长及时指导、处理,防止纠纷激化,疑难重大的迅速回报法院,法院研究制定对策,有效化解各类纠纷。
在中和村调解组织的积极配合下,盐津法官的挂钩帮扶工作开展顺利,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取得明显效果。今年,中和村调解组织对受理的58起纠纷全部调解成功,其中法院干警亲自指导调解9件。2012年以来,中和村无矛盾激化案件,无违法犯罪案件,无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仅有2件婚姻家庭类案件起诉至法院,中和村成了闻名全县的低诉和谐村。
(作者:云南省盐津县人民法院 毕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