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文化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究竟谁为折桂人?
本网记者 刘和平
望江楼(崇丽阁),始建于1886年,于1889年建成开放。以其“既丽且崇”的建筑特色,成为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地标。1889年开楼不久,曾有隐士在望江楼挂出所拟的楹联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从此引来文人骚客百年应对,迄今仍不绝尔,但终因历史文化等因素,下联仍未能赏愿。
2009年,是望江楼建成120周年的喜庆之年。成都望江楼向全球华语世界重金征集下联,所征楹联经评委会评选,夺魁榜首者,定当酬偿。其楹联绝对拟将荣登望江楼并固化在筹措中的“望江楼薛涛缘诗歌文化墙”(暂定名),隽刻永世留芳;并与其它参与征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同时收录在《成都望江楼诗词楹联汇编》里。
通过报纸、网络发起的全球第三次征集活动收到了3758份回复,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但经组委会筛选认可的也寥寥。如:
邀月岭,邀月饮,邀月岭巅邀月饮,月饮万家,月岭万家
观月阁,观月落,观月阁中观月落。月落无言,月阁无言
朝月阁,朝月落,朝月阁中朝月落。月落无声,月阁无声
百年来普遍认为较不错的,是几十年前什邡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影万年,月井万年
印月井是四川什邡市的一处小景,原在城关北门,但早无踪影。原址上只有散发着现代文明气息的钢筋水泥街区。
征联活动的专家评委、四川省文史馆馆员、成都市诗词楹联协会顾问冯广宏认为,“仅从文字上来说,要对齐这个对子并不算难。关键是既要对得工整,所对景点又必须有相当知名度,要和望江楼这个国家重点文物‘门当户对’,必须有一定深度的人文内涵”。在成都望江楼建成120周年庆典上,“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这一上联,还是没有找到可以与之匹配的最绝下联。
四川警界文化人肖兴文先生爱好楹联文化,经多年研究和探索,集才思与笔端应对出具有时代精神和创新的下联:“观海岭,观海景,观海岭前观海景。海景百年,海岭百年”。 观海岭是祖国宝岛台湾的风景名胜地,位于台湾著名的柴山之上。柴山,又称寿山,是台湾南部高雄市西南滨海的山,也是高雄市临海的天然屏障。其地质属隆起珊瑚礁石灰岩,天然岩洞甚多,旅游观光者频仍。此联一出,便引起了媒体和业内专家们的关注。四川《华西都市报》3月24日报道了肖兴文应对望江楼(崇丽阁)楹联下联的新闻。3月28日成都市文化局组织川内楹联专家学者对“观海岭,观海景,观海岭前观海景。海景百年,海岭百年”下联进行研讨、论证和点评。专家们认为肖兴文所对的这幅下联,有以下特点:一是情感和政治内涵丰厚,把海峡两岸文化联系起来,热爱祖国、热爱台湾情感蕴含其中;二是字句结构平仄叠韵,对仗工整,就目前而言是优秀对联之一。但就学术角度评判这幅下联,专家们也指出了所存在的瑕疵:1、望江楼是成都的名胜;观海岭,台湾高雄的游览地,陌生不熟悉。两地相对,不恰当,下联应选望江楼附近景物或本土名胜做对才可。2、上联中的“望江流”可做名词,也可做动词,有双解功能,动静结合意境深远。“海景”则只能做名词,不能做动词。3、“观海岭前观海景”,其中的“前”字只是平视海景,缺乏俯瞰的气势,不如改为“巅”字,气势要更大些。4、“海景百年,海岭百年”与“江流千古,江楼千古”出现避讳的词义“合掌”现象,即“百年”不能对应“千古”。5、楹联,是挂在柱子上的对联,与一般的对联不同,它只有一个主题,作为景观联只能挂在一个地方。“望江楼”与观海岭”地处成都、台湾高雄两地,一副楹联不能体现两个地方,这绝对不合适。对联可以,楹联不行,这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楹联其特殊形式决定的。
百年来,挑战应对望江楼楹联下联者络绎不绝,层出不穷。但究竟谁能在破解这幅楹联中的“哥德巴赫猜想”,而绝配填补空位,尚需时日,以待折桂人。
研讨、论证会上,专家们还就弘扬楹联文化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参加会议的有四川省文史馆副研究员、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冯修齐、冯全生,秘书长李兴辉,四川省文史馆馆员、研究员、成都市诗词楹联协会顾问冯广宏、四川省对联学会副会长景常春、四川省委宣传部阅评员、主任编辑谢文三、望江公园负责人王道云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